多元发展 碧桂园销售业绩再创新高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碧桂园近日发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房地产调控政策等综合影响,2020年内碧桂园业绩仍持续稳步增长。期内,碧桂园连同其联营合营公司共同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销售业绩再创新高。
发布会上,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表示,公司有信心未来三年每年录得10%以上的权益销售额增长,并保持各项经营指标同步增长。莫斌表示,集团的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业务有信心在2022年全面实现盈利,相信机器人将对主营业务提供强大支撑。
业绩不俗 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
2020年房地产市场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经历了从停摆到重启再到复苏的过程。期内,碧桂园凭借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多元精准的布局,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销售体现出韧性,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业绩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706.6亿元,同比增长3.3%;权益合同销售面积约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销售业绩再创新高。统计显示,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复合增长率达到25%。
尽管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进度有所放缓,2020年碧桂园仍实现总收入4629亿元,毛利约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表现不俗。
基于不俗的业绩表现,碧桂园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24.98分,2020年全年合计每股派息人民币45.53分,全年派息总额占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31%。2020年,碧桂园实际派息约120亿元,累计派息约590亿元。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业务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截至报告期末,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2020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五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先进。全年,碧桂园录得不含增值税的已售未结收入7851亿元,预计未来结算收入稳中有升。较大规模的已售未结收入在很大程度上锁定了公司2021年乃至未来两三年内的业绩提升空间。
面向2021年,碧桂园持续对回款目标加强考核,强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机制。碧桂园预计,2021年新推权益货量约7000亿元以上,加上12月底带入的约2600亿元货量,全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全年可售资源充足,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从较新的销售表现来看,2021年开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褪去,此前积累的购房需求逐步释放,房地产市场表现活跃。今年1-2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868.6亿元,同比增长61.33%。2月单月,碧桂园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465.5亿元,同比增长122.52%;实现权益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42%。在十强房企中,碧桂园是少有实现2月环比增长的企业,增幅为15.45%。
发展稳健 多年保持净负债率低于70%
近年来,稳健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始终让碧桂园财务杠杆保持行业低位。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从3696亿元下降至3265亿元,同比下降11.7%,期末平均融资成本仅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报告期内,碧桂园净负债率仅为55.6%。目前,碧桂园已连续多年保持净负债率低于70%。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0年这一指标的百强房企均值为94.6%,碧桂园远低于行业均值。
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可动用现金余额达1836亿元,资金保障能力良好。
鉴于稳健的财务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受到评级机构普遍认可。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穆迪甚至在4月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展望下调为负面,直到数月后才重新调升回稳定。在此背景下,穆迪将碧桂园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Baa3,标普也于年内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调升至“正面”。
目前,碧桂园已获穆迪和惠誉两家权威机构的投资级评级,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屈指可数。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信用背书也大幅提升了公司的信用水平,从而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据统计,2020年碧桂园共发行了七笔共计35.44亿美元海外债券,票面利率位于3.125%-5.625%区间。2021年1月5日,碧桂园成功定价发行双年期共计12亿美元债券,其中5.5年期票据票面利率仅2.7%,再创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新低。Wind数据显示,2020年房地产行业海外债融资成本为8.32%,碧桂园的发债利率远低于行业水平。
来源:中国经济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